May 26, 2011

有所不知

十余年来每当公共服务局(JPA)海外奖学金录取名单一公布本地中文报章总是要腾出版位报道“大马优秀生要得到国家升学荣誉需要上诉”,算是全球难得一见的奇观,只差还未进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

多年以来,大马国民见惯不惯,这习惯可能让很多不明显的细节“理所当然”化,让一个原本瑕疵的问题圆满化,以填满不理解的角落,好比如公共服务局(JPA)所提供的海外奖学金年年出问题,今年也不例外。

内阁做过什么决定
有所不知的是,过往公共服务局(JPA)奖学是提供给优秀生,出现的问题多半是因为学额不足,无法满足每年增加的优秀生,致使优秀生必须通过政治团体上诉,特向首相要求增加学额。

可能首相纳吉本身也忘了,2009年他在解决公共服务局(JPA)海外奖学金上诉案件后曾与内阁共同做了一个决定,将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肢解再重组为首相奖学金(Biasiswa Perdana),当时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公共服务局发放海外奖学金因处理欠公及欠当,导致西马和本州有许多在今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甚至在全国排行榜内名列前茅的华裔学生被 排除在外。

这个风波越闹越大,不仅政府首席秘书和多位部长要求该局总监解释,首相纳吉也指示该局全面检讨录取标准和作业方式。最新的发展是,内阁经过详细 了解和研究后,已原则上同意全面接管公共服务局发放海外奖学金的工作,并将之改名为首相奖学金(Biasiswa Perdana),以一劳永逸解决该局在发放奖学金过程中引起的各种问题。

不到一年,首相与数十位包括纪录会议的官老爷们都忘记了吗?为何至今还有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而首相奖学金(Biasiswa Perdana)只是交代式拿出30个名额(比每年上诉人数还要少)就当作将绩效为主的内阁决定给办妥了。

一些爱临时抱佛脚又喜欢在内阁会议内发呆的部长,手上一领导官员们的报告,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见报逞凶,却忘了若干年前,内阁同样要解决优秀生无法被政府海外奖学金录取的问题,己经清楚说明大马教育文凭(SPM)只报考10科,最多可加到12科,参考以上,或许样样在内阁通过的议案都不需落实,就当部长遗忘有理吧!

JPA学额如何分配
今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获9科或以上全A+的学生共有363位,而考获全A的学生多于超过9000位,录取名单为公布以前关心海外奖学金的人们都信心满满的认为363为全A+的学生肯定每一位都被录取,毕竟海外奖学金有1500个学额,连用头发想都知道绩效为主一定是以成绩为准。

有所不知的是,原来公共服务局奖学金今年的录取方式有别,在1500学额内只有20%是以成绩为准,自然大家就认定1200个学额,分给沙巴土著(5%),砂拉越土著(5%),按社会或种族人口分配(60%)以及残障者(10%)都是以绩效为准.......

但,直到录取名单出来后大家似乎开始怀疑除了20%以绩效制外,也只有20%看成绩,其他的什么东马土著、社会或种族分配以及残障者的分配方式虽然有特定准绳最终的决定方案还是围绕在官员们的ISA(IKUT SUKA AKU),不然全马排名一、二的残障优秀生坐着轮椅去面试也会误以为是正常学生,官员被一句“学生自己没有清楚列明”就被拒录取。  

原来海外奖学金只有300个是以绩效为准,以学术成绩作为85%参考、课外活动和面试15%参考,其余的1200则是学术参考65%-75%,课外活动、面试表现、家庭背景占25%-35%;按这样来看,不以学术占85%考量角度来看,1200为学生只要其他分数全满,即使成绩没有全A+都有机会被录取;难怪首相署官老爷会说今年以绩效被录取的300位得分不少过98.75;可能归可能,有多少人会相信300学生都是课外活动满分(有几级)、面试几乎满分?

自动录取
申请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分配到海外奖学金是否接受其他文凭课程,比较不同的是,今年成绩特佳的学生,政府不但没有根据他们的意愿、兴趣、长处分配课程予他们,就连没有申请的文凭课程、奇奇怪怪与过往学术完全不符的课程都塞给学生,再补一句“国家需要”就能假意的传达优秀生重要性,被分配的适合性。
内阁成员存在与否
询及马华将把奖学金分配乱象课题带上内阁,纳兹里乘机嘲讽说,马华领袖一遇问题就对外反难(splashing)及大吵大闹后,才惊觉本身拥有四位部长可以在内部讨论,难怪马华会在全国大选时吃败仗。
 
纳兹里以上的回应方式当然是在嘲笑马华,同时也乘机渲泄近日屡被马华、马青领袖高调声讨的不满,但却不知马华4个内阁部长会在内部讨论,或许他从来没有参与内阁特允优秀生上诉得志的内阁会议,或许内阁原本就可以选择性承认成员的存在与否。

无论如何,多年来不管首相是否更换,内阁的决定有没有改变,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录取政策依然没有被改变,官老爷们一再故意的掉以轻心,严重的表现国阵政府对内阁决定和改变决心不负责任,即使近日内阁宣布解决方案,国阵成员再也没有英雄可逞,反而流失人民的信任,这是国阵多年处理JPA事件有所不知的事。

May 22, 2011

首相署该道歉,马华直辖区《一个大马工作队》愿为魏家祥后盾

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指,如果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课题由林吉祥渲染他可以理解,但身为政府一员的魏家祥应该通过内部管道解决问题,他认为拿督魏家祥上报炒作课题是为了逞英雄,增加支持率。

马华直辖区《一个大马工作队》不认为马青总团长兼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在处理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事件上有问题,反而认为首相署在处理公共服务局奖学金上需要先放下身段,向今届的大马教育文凭优秀生道歉,并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接受、调解错误,身为首相署部长的拿督斯里纳兹里先也别将手指头指向愿意为首相署扑火和第一事件站出来解决优秀生问题的政府代表。


纳兹里有所不知的是,这事情原本就是所谓的内部所产生,或制造出来,目前的状况是已经无法制止学生与家长不满情绪,魏家祥身为马青总团长只是在减少怒火,第一时间和以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所有投诉、上诉,也是收集奖学金所引发的“民怨”,以呈交所谓的“内部”,解决问题,减少对“内部”不满情绪。


再说,今年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实在错到离谱,根本就是在挑战人民的忍耐力,非但没有认真看待大马一等一优秀生的升学机会,反而用留住人才的歪论将事情复杂化,更有浪费政府资源,浪费纳税人金钱之嫌。


过往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都是给一等一优秀生,每年或出现的问题是名额不足够给予过多的优秀生,导致一些同等优秀资格的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没有被录取;可是今年的情况完全是耐人寻味,大部份优秀生不是没有被录取就是被派到奇奇怪怪的科系。


逻辑上,一个国家若要昌盛必须重点栽培人才,栽培有潜能的优秀生,将最好的教育机会以及实际的教育管道提供给他们,以便他们毕业后能放心和放胆地回馈国家,为国家未来做出贡献,那么国家才能全面迅速成长。


马华直辖区《一个大马工作队》希望拿督斯里纳兹里先分辨问题,别为了遮掩自己部门的短处,和袒护不认真工作的官员,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给当掉,拿出诚意修正政府偏差,总好过借题发挥,逃避事实,尝试转移社会眼光来得好。


此外,马华直辖区《一个大马工作队》愿当马青总团长拿督魏家祥后盾,倾全力维护一个公平且理性的优秀生奖学金遴选方式。


马华直辖区《一个大马工作队》文告



May 20, 2011

不外于GIVE & TAKE

补选对人民和政治人物有着不同的心情,若往生的议员长时间在服务、奉献,对政党而言他的离开是一种损失,对人民而言是一种可惜;若有关议员完全没有服务记录,没有奉献精神,惋惜是绝对,但人民有时会感到少许安慰,至少多年没有的服务,补选会兑现不少,所以市面上才会出现一些话语:“没有表现的议员,请你们高台贵手,辞职成全补选!

另一方面,政治人物也将补选看得很重,输赢是关键,可是对他们而言补选结果分析才是真真迎战补选的意义,至少能为民心探热,投票结果能清楚分析选票走势,借着补选全面性贴近人民所需,改善伎俩和选战机制等。

唯,多至10余场的补选或许会渐渐成为政治人物的负担,当伎俩和选战方式再怎么改变都是没有改变时,很多时候就要等上天打救,赐下一些利于选战的课题,浮出一些能毁灭对手的资讯,简单来说比较接近“听天由命”。

国阵的巫统和民联的行动党每一次的补选都算是有新的伎俩新的突破,可说每一次都有进步,其余的成员党即使再改变也没有的到如期效果,接着的补选便会开始让人觉得他们在听天由命的错觉,当然同一阵营的成员党也有了这种感觉。

当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开始形成一种“不再需要没有贡献的盟友”心理,不满“听天由命”盟友的情绪就会表露出,渐渐的大家的数学就会进步,所有事情开始斤斤计较;有如无法赚钱老店如何改变都是在花钱,有钱赚的老店,即使做的事情一样,再花钱都是值得的心态。

在巫统的思想深处一直有个结,首相公布“一个马来西亚”后,土著一直在压迫,在不少该有好处的范围内,都无端端吃了亏,但是这是首相,也是他们米饭班主的主义,再多的苦水都必须自己吞咽。

当一场又一场的补选定案后,“不需要没有贡献的盟友”心理的人越来越多,开始膨胀到连首相都必须聆听这把声音,不知不觉之中首相也必须尊重与跟从这把声音来保住美好的前程不会改变。

就当首相是个有良知的政治人物,当他看见纳兹里、前锋报、土权在欺负着小撮国民时,该要有反应却等不到;一些人会说其实他们是一伙的,良知也是对大队;一些人认为他管不着;一些人却说他已经被GIVE & TAKE的心态锁住。

纳吉上任后,尽管已经知道华裔选票不容易回流国阵,却没有间断的给予马华空间,GIVE了华社一种平等的国度,却被巫统认为已经TAKE了马来同胞的崇高的地位、权益;如今在多个极端咆哮下不出声,无形GIVE了满足予巫统一些领袖,TAKE了华裔原本以为的平等。

别意外,GIVE & TAKE的游戏规则不会在这时候就结束,相信GIVE了3年,TAKE的生命力至少会延续到来届大选。

May 19, 2011

砂劳越选举华裔有着数

308后,身为国阵老大巫统绕过国阵内代表华社的马华,直接与华社对话,这对华社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但在政治角度而眼或许对马华说明了一点,国阵内不只是马华可以直接接触华社......

砂劳越选举强烈带出讯息,民联胜出地区大多数是城市地区,选民多半来自受高等教育的群众,原因是不平等的政治资源分配,执政政府主导的经济蛋糕、政策、政治拨款等,城市群尤其是华裔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


除此,砂劳越伐木、水坝,几乎所有大型的建筑计划都是有执政集团一手包办,也是造就选举结果的其中原因。

现有的内阁代表始终无法为华裔带来经济上的突破,华裔要的不是蝇头小利,而是公平竞争;巫统政府推出的改革与转型计划,通过华团招揽了许多公务员、透明化分配JPA奖学金,与308前比较,必须承认在某个程度上对华社绝对有利。

砂劳越选举促成民主思维向前迈步,这次的成绩华裔是主要的领头羊,对执政集团长期以来的愤怒与痛恨以转换选票的方向,尤其在内陆,华裔选民更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数据说明其他族群也在求变。

成熟的民主思维才能建立健康的两线制,砂劳越的选举成绩对华裔是利多与弊。

May 17, 2011

伊布拉欣或有神经病

土著权威组织主席伊布拉欣阿里恫言已经准备好向基督教群发动圣战是一种极度疯狂的极端说法,这不单是在利用宗教来捞取本身的政治本钱,更散播宗教间的误解、仇恨。

大马独立了数十年,从来未曾发生宗教间的冲突,即使最不问文明的年代,国民也从不会为了本身的宗教去破坏其他宗教信仰,更何况在日前《前锋报》的“基督国”报道根本就毫无根据。

伊布拉欣向来爱无中生有,搬弄是非,过往也常常刻意糊涂的煽动种族间的情绪,以捞取本身的政治筹码,也不止一次提出剥夺其他族群权益言论,就连给予各族的奖学金都想夺取。

笔者建议卫生部为伊布拉欣提供免费体检,测试此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担任国会议员,公开在媒体上发言,或是神经过敏,想像力过于丰富,每每公开挑衅种族和宗教,一旦发现以上两者都无法兼备,卫生部需建议首相使用适当措施,免得此人继续制造社会不安情绪。

同时,认为政府不该姑息养奸,应该动用适当管道,如煽动法令将伊布拉欣阿里捉拿,加以盘问,若发现他本就希望国内动荡不安,该立即定罪,以免他继续向群众,尤其是回教徒无中生有的散播宗教上的仇恨,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May 9, 2011

威胁也要看对象

308后,马华决定不再低调,认为只有高调才能解救马华未来,还未谈及马华未来之前,领袖们已经为自己未来和别人未来盘算,“入阁不入阁”当时正是总会长翁诗杰和署理总会长所争论的重点,然而更不失高调风格,在报章上隔空喊话,怕死社会不知马华内部起了纠纷。

328,马华彻底解决内部纠纷,重组一个以蔡细厉为首的新阵容,开始第一炮便是废除30%土著固打的经济大会,接着便是国阵大会内的国阵成员不得再提“寄居论”,期间更与全国各地华团交流,打破马华不活在华社负面看法。

无论马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相似不合华社口味,任何大声的宣言,小声的承诺,最终只是讨好一些人,对大部份华裔/社会,还是完全感觉不到马华存在的意义,行动党虽然被马华说成没有成绩,可是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刚key。

捉不到头脑,却不能这么放弃,马华不断尝试用不同的高调来挽回民心大家是看得见,只是华社与其他社群不同,华社不再停留在华小不定时的小恩小惠,不再渴望华小增建,不再看好独中会被国阵承认,不再认为有人在朝好办事,反而感觉上只要反对声音越大,改变的机会越大,而不是民联能做什么。

(印裔看过去,看过往所受过的恩惠;马来人看眼前,他们认为眼前蛋糕、糖果或能改变未来;华裔看未来,不管现在如何被诅咒,被一些人看扁,只要能确保美好将来,再辛苦也在所不辞。)

马华多个月来的努力大家是看得见,一般不相信改变,或不认为改变能有春天的老人家街头巷尾开始说马华在老蔡领导下有了希望,敢讲话,有了HOOT,可是问及会否投下国阵,大家都还是避而不谈,一些答案甚至是可爱的数学题:接受马华、不信行动党、讨厌巫统。

独中生加入正规教员一事,马华除了拿出了一般的高调问政,更拿出了总会长(党职)和总团长(官职)的辞职信让疼惜马华的人充满欣喜,至少这一次马华威胁的是首相,不是人民,不向过往般用空椅子,用513来威胁华人,荼毒改变的生命。

难料的是,多个月后,马华因砂劳越选举累得要自己宣布“来届成绩不理想便放弃入阁”的决定,这么一来社会开始模糊,砂劳越选举与马华关系不大,为何启发到马华做如此决定,可是根在西马的马华却没有为华社洞悉到该是时候再拿出辞职信,对象不是人民,而是《一个马来西亚》之父的首相,换取:

一)立法制度化增建华小;
二)正式立法承认独中文凭;
三)立法制度化华教拨款;
四)公平对待全民等。

在华社心中,事情高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效率,入阁出阁可说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为与华社斗气而生退出内阁,多做一百次也不会被歌颂,但如果今天退出的决定是在不剥夺其他人的权益下,大胆的向首相提出华社的要求和保障,即使不成功,马华现有大小官职都丢了,依然会是华社首选,华社依归。

May 7, 2011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个马来西亚

破釜沉舟

为解救巨鹿,项羽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再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成了著名典故中的破釜沉舟。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背水一战
韩信把带领的新兵置之水边列阵,目的是麻痹赵军,促使其轻敌,产生骄傲情绪,以为胜利在望,诱使其倾巢出动;于此同时,把营寨安在水边主要是想激励汉军,让汉军充满斗志,知道后退无路,只有战才是唯一生路。

此外,韩信在敌人后方预先埋伏一支奇兵,前方趁机引诱赵军倾巢而出,而又趁敌方内部空虚之时乘虚而入,拔赵旗换汉旗,使倾巢而出的赵军退不回去,造成心理上的威慑,然后里外夹击、乘胜追击;韩信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赢得战役决定性胜利。

以上两役同样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能够结合当时的实际。

同样的,马华近期所发布的“不入阁论”已经成为不少人唇边的以上策略,指马华已经向党员们声明必须重视未来选战,一旦失去多一个议席,失去的会是目前的全部。

此举一来想激励党内作战士气,好让党员们对未来大选不掉以轻心;二来就或许是封口整一,希望党内所有党员能上下一心,内部不能再有派系,任何矛头必须向外,向内则乱军中大心,当旨意颁布后,每个党员既是执行者,也是守护者,无论党内不同声音是否有理,只要不同声音每个党员皆能出手封杀。

无论策略为谁而生,策略万万不能当口号用,必须加以其他装备以及准备,就一场战而言,若是一支武装部队与村民相战,没有准备、没有武器、没有战甲、没有系统等,绝不可能只靠着领导者的指令,或心理上的激励,就能顺利胜出;也就说马华在还没有能力扳回民联的攻势,口号或许作用不大。



议席多寡不是如不入阁的主要原因,最根究底还是逃不过一句话“既然华社不选择马华,马华也没有必要代表华社在内阁内,更不需在内阁维护华人权益,华裔支持行动党,就应由行动党负责想华社交代。”一来马华不需要再当华社傻瓜,没有票还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二来要人民开始对民联有所要求和监督。

也不知“一个马来西亚”真是大马所要推行的唯一方向,就连首相都赞同马华不入阁的说法,可是,不入阁严重违反“一个马来西亚”精神,全马无论哪一个选区,都有来自多元种族票源,无论喜欢不喜欢,出来竞选的候选人,不管是哪个政党和族群,只要是国阵旗帜,都必须一视同仁的照顾全民,尤其是发起“一个马来西亚”的国阵,更是不能让步。

鉴于此,一个成员党为一种族群而不入阁,对“一个马来西亚”的口号来说根本就是本末倒置,难道其他族群的票源不重要吗?他们不需要马华在内阁维护他们吗?


不久,“不入阁”的决定肯定会是马华的毒药,民联、土权若积极的煽动,渲染马华只看华人,宁牺牲其他族群权益,票不该再投华人主义的马华,搞不好“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最后能拿回的票抵不过流失的支持;况且在人民眼中,表现平平的回教党和公正党会拖累行动党,行动党像似比较危机四伏,若行动党也此策略,那结果肯定和没有宣布一样。

May 4, 2011

不入阁动摇马华根基

若干年前,议员们在台上嫌少谈论政治,更不了解国家一些政策内容,难以一一传达予社会,多半的议员们在中秋节活动就说嫦娥奔月,在元宵节的活动上就掏出灯节(实际上大马的灯节不在元宵,而是中秋),在会馆周年庆都说恭贺的话,最后高潮肯定是拨款。

若干年后的今天,只要互联网一搜查,人民知道的文化节日内容比议员们还要多,议员们再上台说文化原由显得开始不入流,多年以来教育和系统化的程序已经教会人民不再依赖任何政党议员或党鞭,相反的一些专业实务上还需要社会专业人士教导议员们。

同样的,若今天还有政党认为谁没有了谁不行的话,不是他时光倒流就是他的时代停留了,更跟不到时代的步伐。
先不谈社会需不需要马华入阁,基本上不入阁影响的只有马华本身的根基,与社会没有多大的关系。至今没有人可以算到一旦马华不入阁,从中央、州、县、市、村,到底涉及了多少个人?

执政党内并非浪得虚名,每个中央部长都有可能有本身可以委任的各州或各区官职,从卫生部的医院巡察员、综合性医院的顾问,交通部的全国、各州港务局主席、董事,房屋部的新村发展官到村长,记忆犹新的是房屋部曾经宣布,所有新村拨款都需要经过马华区会主席、新村发展官、村长批准,虽然官职不大却有着不小权力。

在各州,只要是国阵执政便有上议员的名额,除此还有市议员、县议议员、国会议员与州议员新闻官,政党委任的福利局官员,就连输掉的议席都有授薪的国阵协调员,更有拨款的方便,这所有的职位薪金不高,甚至一些只领开会津贴,但谈到职位分配总是有人欢喜有人不爽,从中便可以看出其吸引力。

政治除了权力还有派头,只要名片上多了一个老虎头,或地方政府、州政府的徽章显得有点神气,进出政府或私人场所都会得到尊重。

不管马华能否渡过下届大选的难关,一旦马华失去以上委任小小官职的优势,就难以振奋党鞭尤其是活跃党员的斗志,毕竟胜输并不在有没有破釜沉舟,或是铤而走险,是在选票有没有投给马华,更何况这些党鞭或活跃的党员就是党与社会的探热气。

相信不少党员心里有数,知道马华下届大选的结果,遇到忠于党的还无所谓,没有职位就多一点时间陪家人,对于一些看到职位就流口水的,会千方百计得到资源,轻则投靠巫统,成为国阵直属党员,担任职位,重则离开马华到其他脸皮厚的政党。

鉴于大家都心惶惶,这么一来就连基本的大选机制都受到影响,再说马华若输多几个议席,正需要有个地方训练未来领导,若连基本做工的机制都失去,所有事情要重新开始,要恢复昔日光辉看来难上加难,就连往后出来竞选的领袖也空有想象政治的理念。

很多人将马华的未来压在气头上,却忘了马华并不属于他们,他们有权力结束自己,但没有权力帮往后的马华决定,马华需要有一个实习空间给未来的领导;不入阁并不是不对,可是却动摇了马华根基,或结束一个务实政党的未来。

May 3, 2011

1999、2004、308、328、不入阁

1999年大选,巫统马来人支持率因安华被捕分裂,国阵要保住国会3份2并不容易,还好当时华裔丰衣足食,满意国阵表现,将近全部将票投给国阵,让国阵得保3份2,继续以强势且不需要向反对党妥协的姿态执政。

2004年大选,安华正受牢狱之灾,阿都拉第一次以首相身份领军迎向第11届大选,当时新任首相推出了许愿树,许了8个大承诺、国家未来大方向,在大选前捉拿了几条大鱼,赢得不少人民的掌声和支持,大选旗开大胜,几乎领了所有的国会议席。

308前,社会对阿都拉可说是彻底失望,不但没有兑现许愿树的承诺,更完全不尊重非土著,每天开会不是打瞌睡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连自己部门的事情都等别的内阁部长汇报,成了大马百年难得一见的昏君。

除此,在文化、宗教,甚至国家执行上无一不袒护土著,无一不伤害其他族群,翻译版圣经因“阿拉”字眼被扣留、7-eleven禁卖啤酒、宗教学校必须将十字架拆下、槟城观音高过回教堂必须砍脚、拆除神庙与拿督公、拆除宰猪场
、沙巴妈祖事件、马佛青普照寺工程喊停都在后阿都拉年代发酵。
身为华社在国阵内部的代表,尽管马华派出多位华裔部长马不停蹄与各宗教理事会,与非政府组织对话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复,国阵自知已经大祸临头,华裔选民已经不再相信国阵,就在308期间刊登两个内阁空椅子,希望使用压迫能让华裔投国阵。

华裔选民与政治人物有别,多以骨气、正义为首,不轻易因为少许的
害怕改变而放弃本身的决心,反之类似国阵口中常提出的513和内阁空椅子论调被视为“威胁论”,被威胁的华社群更不是味道,就投下民联,就放长双眼看看马华是否甘心将内阁椅子放空,放下眼前所有好处。

308后,马华国会议员少了过半,但是官职有争无减,输掉的国州议员候选人后来一个个委任上议员,陆续受委任副部长,声势比308前更大,民间便流传的一首词“不投马华,马华依然有本事当部长,不如将票投给民联让该区拥有两个议员,一个是票选,一个是委任,对人民而言百利无一害”。

不解的是老翁、老蔡、老黄同时竞选总会长,社会舆论似乎
只冲向老黄与老翁,对老蔡并没太大评语,连近期说自己比马华更能代表华社的纳兹里也没有出来呛声,或许老黄在内政部担任官职时太顺从马哈迪留下骂名,老翁将好端端的马华健全组织分裂掉。

直到近期纳兹里说出被看光的总会长后,大家才大梦初醒般,不断攻击马华总会长,当问起为何328不提起时,不是说“有污点的总会长比较容易被反对党攻击”、“马华谁当总会长那么重要吗?”,就是说“我们就是要看有污点的总会长可以走多远,是否破国际记录。”,任何回应都有个共同点,大家都不认为需要袒护马华,或许是马华与华社“没有关系”。

不久前,马华建议人联输剩二席不该入阁,开始是掀起的是“只许自己当官,不许别人入”的口水战,后来马华会长理事会通过了“下届议席比这届更少就不入阁”,也不知是华社叛逆心理,还是民联的宣传厉害,市面上开始传出的话语竟是:

“下届就不投马华,看看马华是否讲到做到”、
“自己没有本钱还要威胁华社,这次非让马华输不可”、

“现在有权力就可以退出内阁,何必等到下届没有权力了,被巫统轰走才说不入阁”、

“为何是退出内阁?为何不直说退出国阵?难道国阵不是政府吗?马华不是在政府内吗?”


从1999年、2004年、308、328到不入阁论,是否意味华社与马华渐行渐远,马华已经开始捉不到球,什么全民共治,权力分享,或高调论政的口号看来已经不是关键,马华近期关键围绕于,“不代表华社,马华不入阁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