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法令將在本月15日生效,它保護了什麼?劉振國指出,只要在報案時提出身份保密要求,反貪委員會不能讓其他人知道舉報人的身份,甚至是不需要上庭作證。
「整個舞弊或弊端的發生,未必只是政府官員和人民之間。在私人界的上司和下屬之間,若發現上司做錯一些東西而去舉報,也不會為工作上帶來影響。」
愛FM主持人吳俐瑾補充,若舉報的是同階級同事,考量的可能是日後的相處關係;若舉報的是高官或上級,多多少少也得要感到擔心。
面對這種顧慮,劉振國認為吹哨人法令可讓人們多一個保護罩,以在揭發貪污舞弊的同時,無須擔憂身份曝光問題,甚至可起訴揭露其身份的單位。他說,只要發現違反公共利益或道德準繩,人民就可大膽揭露該弊端。
一起來到節目中的本報專題記者李馨蕾問道:「吹哨人法令是在嫌犯有嫌疑的期間內保護舉報者,那萬一舉報不成立,吹哨人還會受到保護嗎?」
劉振國說,吹哨人法令沒有相關的定義,這得要回歸到調查或提控過程中,是否發現舉報人涉及虛報或是誣蔑。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採取其他方面的行動。
「站在一個人權的角度,可能受害者能向法庭申請,要求索取舉報人資料,以便反過來提控他。」
但他認為,這方面目前還顯得較模糊,不清楚會否有這類事情發生,一切要在吹哨人法令正式生效後才會明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